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川地区调队、矿产勘查、测绘、地质公园、国土科技、地灾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CORPORATE CULTURE > 山川之英> 地质锤、罗盘、...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地质三宝
BACK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地质三宝


有一类营生把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当成吃饭的“家什”,将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成套购买用于工作挣钱养家糊口,用于实现梦想、理想展示人生活着的价值与意义,这类营生的大名叫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者们自嘲为“高原脚夫”,“高原脚夫”们视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为“地质三宝”。

区域地质调查是最艰苦的地质工作中,主要从事摸清国土地质基本情况和探明国土矿产资源基本情况的工作。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拔超过1000米以上的国土面积占约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称为高原地区。“高原脚夫”,一句话道明了区域地质工作者们的工作地点、交通方式,工作环境是露天、野外的性质。高原地区随着海拔的递增,人所呼吸必须的氧气逐渐稀薄,呼吸越来越困难,气候恶劣多变,环境复杂险恶,因此,人烟逐渐稀少,直到荒无人烟。但是,在高原地区,哪里有工作需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的双脚就一定会奔到那里,那里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就是他们“战天斗地”的地方。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是摸清国土地质、探明国土矿产资源基本情况首道程序必备工具,地质锤经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在野外火眼金睛的扫视、筛选,敲打下各类岩层、岩石放在随身背负的样品袋内,再成批的运回室内研究其形成年代及矿物成分等科学内容。罗盘是野外地质工作中定方向、测出任何一个观察物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岩石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放大镜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识别各类矿石的火眼金睛。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同时也是地质工作者们在高原地区工作的生命卫士,在时刻潜藏危险的高原地区,地质锤(关键时刻兼职防卫武器)、罗盘(保障走正确的路线)、放大镜(兼职食品卫生检查器)。所以,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的生命、事业与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是血肉相联的关系一点也不为过。

众所周之,建国时期,因多种因素,我国高原绝大多数地区属地质空白区,是一代又一代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像愚公移山一样:一山又一山,一河谷又一河谷,一沙漠又一沙漠,一沼泽又一沼泽,一步一步坚实而又艰难、惊心动魄的迈过,手脚并用的翻越过,走前人不敢走的路,爬前人没有爬过的山,淌前人不敢淌的沼泽、河谷、沙漠,干前人没有干的事,干不了的事,干不出的事。半个世纪过去了,多少地质人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多少地质人的功劳前无古人的,功勋卓著,历历在目,载入史册。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伴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们把国家地质空白区缩减得越来越少了的同时,叩开了沉睡在地质空白区众多矿产资源的大门,为强国富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千秋伟业,坚实的奠定国家繁荣昌盛的经济基础。 


四川区调队——中国西部的开道“脚夫”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豹。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简称四川区调队)是全国上百家地勘队伍中之一,以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开发为主业。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队以来,主要承担了四川盆地西北缘山区和川西高原的基础地质调查,这些地区长期以来都属地质空白区。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据第一代四川区调队的地质工作者们说,他们去工作的地方由于气候、环境条件艰苦、恶劣,渺无人烟,有的地方连人烟都没有,树都看不到一棵,鸟也见不到一只,行走的路线有很多是自己辟道,按国家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靠罗盘指方向,边工作边探路边开道而行,解放初期的中国西部广大地区不仅仅是地质空白区,而且是人烟空白区。在野外地质工作中,遭遇猛兽、毒蛇、土匪、恶劣天气、塌方或滑坡、洪涝灾害等是家常便饭,艰难的地质岁月里,老一辈的地质人告诉我,野外工作时间长了,他们逐渐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只感觉到有一颗为地质工作而愈跳愈烈的心。

建队五十余年来,四川区调队职工年复一年的用脚丈量了四川、西藏、青海、云南、重庆、新疆等中国西部广大区域,据工作统计,他们走完了中国国土面积的九分之一,初步调查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地质概况、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他们用智慧、鲜血和生命与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的珠联壁合镌刻下了不朽的地质伟业服务于国家战略、经济建设与发展。


凰涅槃 浴火重生


鲁迅先生曾经说自己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

建国不久的中国西部地区,百废待举,生活困难,地质行业更不例外。据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山川之英》赵友年撰写的《区调队创建初期的经历》中介绍:1960年至1962年, 他们每人每个月只有35斤粮食,由于工作在藏区,大都在当地粮站购买成糌巴、蚕豆粉充饥,没有肉、油吃,大量的体力劳动加之营养不良,地质人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山脉经常是虚汗淋淋,气喘吁吁。他们在野外工作基本上走到哪里黑就在那里歇,晚上睡在浇了桐油的白布上,被盖上同样也盖上为了避水的油布,白天工作太累了,夜晚下雨、下雪都难得察觉,早上能睁开眼的,使劲又从双层油布里爬出来整理好行装又边探路边工作到下一个工作的目的地。两年,他们在地质空白区工作步行的地质路线相当于红军长征总路程。

鲁迅先生的“草”是时刻都有保证的,想吃就能吃,生命总能延续。据在野外长期工作的地质工作者们诉说,在地质空白区工作,往往因为躲避恶劣天气、恶劣环境或猛兽、土匪等的袭击,吃完了随身携带的食粮,吃尽了一切可以裹腹的野果、野菜,有的职工能坚持回到帐篷,有的职工是战友寻回帐篷,有的职工冷死、饿死在工作地甚至离帐篷的不远处。如果在地质空白区躲避不了恶劣天气、恶劣环境或猛兽、土匪等的袭击,生还的可能性极小。

四川区调队建队五十余年,据四川区调队原总工程师范晓主编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志》记载:1972年11月,1:100万昌都幅区调成果通过评审验收,填补了川西藏东的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在1:20万昌台幅区调中,根据当地藏族老乡的报矿线索 ,发现了白玉县嘎村银多金属矿;1973年12月,在1:20万宝兴幅区调中,发现宝兴县锅巴岩大理石矿,该矿以出产质纯层厚的“汉白玉”著称,后来成为四川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大理石矿;1978年5月,在1:20万甘孜幅区调中,通过对重砂异常的检查,发现了白玉县孔马寺汞矿;1980年,地质部授四川区调队二分队“地质找矿重大贡献集体”称号;1992年8月16日,地质矿产部授予四川区调队“地质找矿功勋单位”荣誉称号;1993年,在1:20万八宿――松宗幅区调中,通过对重砂异常的检查,相继发现西藏波密县沙弄锌矿、波密县青卡铅锌矿、八宿县多依弄巴铅锌矿,后经区调队进一步勘查证实为一极其重要的铅锌矿带,其中沙拢弄为大型锌矿床;1997年,确定了1:20万贡岭幅区调中发现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点为重点工作对象,为后来梭罗沟金矿床成为四川省大型金矿的发现奠定了基础;1998年连龙矿区普查中通过对西支沟矿段的重点工作,新增锡资源量约2万吨,使西支沟锡矿床的规模达到中型,远景可达大型;2000年,通过对四川木里梭罗沟矿区东西走向土壤金异常的查证,发现西矿段的主矿休10号矿体,确认了梭罗沟金矿巨大的潜在价值与找矿前景。

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志(1959-2009)》记载,四川区调队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先后完成国家下达的1:100万、1:25万、1:20万、1:5万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图幅共计178幅,1:20万地球化学调查图幅9幅 ,1:5万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图幅10幅,重点异常查证与矿产基地普查项目16个,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5个,重点矿产地商业性勘查项目20余项,累计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1处,成功申报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十余处。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四十余项,重要成果包括:《四川省区域地质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层》、《四川省岩石地层清理》、《四川省矿产总结》、《四川省地层数据库》、《四川省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发展建设总体规划研究》、《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地质环境调查专题》等。四川区调队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先后发现矿床、矿点一千余处,其中,白玉嘎村银多金属矿、巴塘措莫隆—亥隆锡多金属矿、松潘东北寨金矿、木里耳泽金矿、宝兴大理石矿、西藏八宿—松宗富锌矿、木里梭罗沟金矿、新疆滴水铜矿、四川德扯弄巴锂矿等特大型、大型矿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服务。

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山川之英》就是几代四川区调人用生命谱写的地质战歌。431篇文章431首歌,唱不尽地质人为地质事业奉献、牺牲、贡献的辛劳与功勋的故事,催人泪下,催人奋进。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 地质人永远痛并快乐着


找矿苦对地质工作者来说是习以为常。找矿难,对地质工作者来说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工作。地质工作者的生命在吃苦中找矿,找矿中吃苦的岁月中轮回中磨炼。找矿穷,开矿富的社会现实时时击打着找矿地质工作者的神经,区域地质工作者的精神、肉体时时处于千锤百炼之中。地矿行业独有的“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就是对地质工作者状态的最佳展示。

国家战略需求,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需求,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资源像脊梁一样托起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找矿、找好矿、找大矿,夯实国家繁荣富强的脊梁是地质人的使命。

选择了地质,就选择了吃苦,就选择了奉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工作者的交通条件、工作环境、生产装备等虽然逐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仍是每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劳动工具,地质工作现实证明,皮卡车永远代替不了地质人的双脚去翻山越岭、涉水淌河、攀爬悬崖峭壁,GPS、便携式矿石分析仪仍旧代替不了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在地质工作中的灵活、方便 。

叩击地球,创造财富,强国富民,地质工作者与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的珠联璧合依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ddTime:  2016-10-17      Views: 7198       Source: SCQD       Author: 施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不仅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也无法完美支持最新的web技术和标准,请更新高版本浏览器!!